1187万人的竞争与机遇——从数据看2024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前景
  • 作者:
  • 编辑:刘丽晨
  • 发布时间:2024-05-22
  • 点击数:

2024届大学毕业生面临许多挑战,包括就业机会的稀缺性、行业要求的不断变化以及与实际工作岗位之间的差距。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今年的就业形势依然较为严峻,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同时亦充满机遇。


大学生就业现状

大学毕业生就业,不仅是个人问题,也涉及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人员素质上乘的劳动力队伍,对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至关重要。

因此,了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挑战和需要采取的措施,以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是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2024年大学毕业生预计达1187万人,创出历史新高,近年来,我国已出现多个全新职业赛道及热门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迫切,具有强大的纳才空间。

根据教育部最新统计数据,至2023年底,我国高等院校数量已超过三千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数量已破百。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820所,包括本科院校1275所和高职(专科)院校1545所。成人高等学校有252所。(注:本名单未包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高等学校)。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攀升,2022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1076万人,较2020年增加18.4%。而2024年,这一数字是1187万。

与此同时,我国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不断加剧。

从高校毕业生的CIER指数可见,该指数自2018年达到1.74后持续降低,2022年二季度达到历史低点0.53,之后,三季度反弹至0.57。

高校毕业生CIER指数,同全国就业市场CIER指数差距不断拉大,反映出的正是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不断加剧的状况。

(高校毕业生CIER指数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来自两方面,一是供给人数大幅增加,今年高校毕业生是1076万,明显高于去年,这还未将回国留学生计算在内;二是招聘需求人数小于去年同期。高校毕业生就业景气指数与统计局发布的青年调查失业率变化基本保持一致,CIER指数上升与下降,能直接反映出就业率的态势。

(人才市场供需人数统计图

在全球提倡低碳环保、致力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趋势下,新能源汽车、机械/制造、能源/化工/环保、医疗健康、电子/通信/半导体能源/化工/环保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就业形势较好。

近年来,售后技术支持、科研人员、带货直播等岗位,应届生职位需求的增长均超100%。

应届生招聘平均年薪较高的岗位,为科研人员、仿真工程师、半导体技术工程师等。


新经济带来新就业机会

新经济企业,正在加紧储备数字化人才。

以新能源汽车、新消费、企业数字化、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经济迅速崛起,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

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预测,在快速发展情景下,2025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人才净缺口为3.7万人,为目前智能网联汽车研发人员存量的69.4%。

在互联网人才外溢趋势下,新经济企业正持续确立企业的战略核心人才,定义人才模型并重塑核心人才队伍,提高人才密度,加强各个阶梯批次的人才使用与储备。



(企业招聘计划整体变化情况)

(智能网联汽车人才需求数量预测)


毕业生须提升实战能力

此外,毕业生“慢就业”及就业求稳心态持续上升,对大企业偏好回升。毕业生选择党政机关、部队、事业单位、国企等单位就职的倾向显著。以2023年国考为例,国考报名人数250.3万人,较2022年国考报名人数增加24%,国考平均职位竞争比60.3∶1,部分热门岗位达5800∶1。

从毕业生偏好的企业类型看,国企仍是毕业生首选;对于企业规模的选择,中型企业为毕业生首选。


我国就业人数、技能水平与就业环境的不对等,正是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时面临的较大尴尬。

市场岗位需求不能满足如此大体量的毕业生,是其一;大学生的能力与岗位需求的不对等,是其二。

在我国,部分从高校毕业的应届生,既缺乏扎实的学术素养,也还没全面掌握相应的技能技术。再者,有一些的专业的设置与实际工作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学历教育程度、实习经验、专业是否对口是招聘时所看重的前三大要素,已成为企业雇主及毕业生的共识;此外,毕业生相比企业雇主更加看重双一流名校背景,而企业雇主相比毕业生又更加看重吃苦耐劳的品质,以及校园社团运营所展现出的领导力。

(毕业生及企业认为在招聘时所看重的因素)


专科毕业生实习经验存在显著的不足。

从院校类型来看,海外院校及双一流院校有实习经历的占比最高,两类院校中无实习经验的人群占比低至仅2%及3%。而专科院校毕业生实习经验较少,应当加强专科院校的校企合作,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实战”能力。以助力毕业生尽快适应职场生活。


(各类院校毕业生实习经验情况)


高校毕业生求职渠道呈现出大而散的特征,网招平台依然是占比最高的渠道,其次为企业校园宣讲会,均在20%左右。另一方面,官方渠道的占比在逐渐提升,例如企业官网、校企合作订单班的比例也在逐年提升。

(2021-2023届毕业生招聘渠道分析)

建议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应充分重视实践、重视实习,多争取为自己增值的实践实习机会,增强自身竞争优势。


(根据公开资料数据编制)